——习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更多简介 +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体系包括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点部署科研专项、科技人才专项、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平台专项5类一级专项,实行分类定位、分级管理。
为方便科研人员全面快捷了解院级科技专项信息并进行项目申报等相关操作,特搭建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了解科技专项更多内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科大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始建于1978年,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实行“科教融合”的办学体制,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共有、共治、共享、共赢,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独具特色的研究型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简称“上科大”),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2013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上科大秉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办学方针,实现科技与教育、科教与产业、科教与创业的融合,是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乐鱼app创新型大学。
由财政部支持、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大型低温制冷设备研制”项目29日通过验收。据悉,该设备不仅可以满足未来大科学工程、航天工程等国家战略高技术发展对液氢温区大型制冷设备的需要,更将促进相关领域先进技术的发展。
液氢温区的大型低温技术是一项长期影响我国航天事业和前沿科学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特别是航天工程所需的大型低温制冷技术,发达国家一直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
为打破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中科院科研人员在几十年低温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通过四年多的拼搏奋斗,实现了我国在液氢温区万瓦级制冷量低温设备研发方面零的突破。科研人员突破了高速气体轴承氦透平膨胀机等五大关键技术,建立了五大基础试验平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及工艺包,设备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科学家所研制的液氢温区大型低温制冷设备在航天、大科学工程、清洁能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关设备已经成功应用于航天产品性能测试,增强了航天产品的研发能力。
验收会上,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的完成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液氢温区大型低温制冷技术的垄断,奠定了自主开发系列化产品的基础,为集成性和工程性均很强的重大科研装备自主创新及产业化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
目前,中科院已启动了大型低温制冷设备二期研制工作,将进行更低温区(液氦/超流氦)大型低温设备研制,推动大型低温制冷技术的持续发展。
4月29日,工作人员在检测“10kW/20K卧式高真空绝热冷箱”。当日,由财政部支持、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大型低温制冷设备研制”项目在河北廊坊通过验收。据悉,该设备不仅可以满足未来大科学工程、航天工程等国家战略高技术发展对液氢温区大型制冷设备的需要,更将促进相关领域先进技术的发展。液氢温区的大型低温技术是一项长期影响我国航天事业和前沿科学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特别是航天工程所需的大型低温制冷技术,发达国家一直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新华社记者殷刚摄
4月29日,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胡忠军在介绍设备的核心装置“10kW/20K氦透平转子”。当日,由财政部支持、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大型低温制冷设备研制”项目在河北廊坊通过验收。据悉,该设备不仅可以满足未来大科学工程、航天工程等国家战略高技术发展对液氢温区大型制冷设备的需要,更将促进相关领域先进技术的发展。液氢温区的大型低温技术是一项长期影响我国航天事业和前沿科学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特别是航天工程所需的大型低温制冷技术,发达国家一直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新华社记者殷刚摄
由财政部支持、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大型低温制冷设备研制”项目29日通过验收。据悉,该设备不仅可以满足未来大科学工程、航天工程等国家战略高技术发展对液氢温区大型制冷设备的需要,更将促进相关领域先进技术的发展。
液氢温区的大型低温技术是一项长期影响我国航天事业和前沿科学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特别是航天工程所需的大型低温制冷技术,发达国家一直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
为打破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中科院科研人员在几十年低温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通过四年多的拼搏奋斗,实现了我国在液氢温区万瓦级制冷量低温设备研发方面零的突破。科研人员突破了高速气体轴承氦透平膨胀机等五大关键技术,建立了五大基础试验平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及工艺包,设备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科学家所研制的液氢温区大型低温制冷设备在航天、大科学工程、清洁能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关设备已经成功应用于航天产品性能测试,增强了航天产品的研发能力。
验收会上,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的完成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液氢温区大型低温制冷技术的垄断,奠定了自主开发系列化产品的基础,为集成性和工程性均很强的重大科研装备自主创新及产业化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
目前,中科院已启动了大型低温制冷设备二期研制工作,将进行更低温区(液氦/超流氦)大型低温设备研制,推动大型低温制冷技术的持续发展。
4月29日,工作人员在检测“10kW/20K卧式高真空绝热冷箱”。当日,由财政部支持、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大型低温制冷设备研制”项目在河北廊坊通过验收。据悉,该设备不仅可以满足未来大科学工程、航天工程等国家战略高技术发展对液氢温区大型制冷设备的需要,更将促进相关领域先进技术的发展。液氢温区的大型低温技术是一项长期影响我国航天事业和前沿科学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特别是航天工程所需的大型低温制冷技术,发达国家一直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新华社记者殷刚摄
4月29日,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胡忠军在介绍设备的核心装置“10kW/20K氦透平转子”。当日,由财政部支持、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大型低温制冷设备研制”项目在河北廊坊通过验收。据悉,该设备不仅可以满足未来大科学工程、航天工程等国家战略高技术发展对液氢温区大型制冷设备的需要,更将促进相关领域先进技术的发展。液氢温区的大型低温技术是一项长期影响我国航天事业和前沿科学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特别是航天工程所需的大型低温制冷技术,发达国家一直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新华社记者殷刚摄